
2022公共基礎知識政治知識: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剩余價值的生產方式
在事業(yè)單位考試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常考的內容之一。其考察方式以理解性為主,考點分布比較集中,內容偏難需要深刻理解,因此需要大家對其中的重難點加以區(qū)分掌握。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剩余價值的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過程當中,工人的全部勞動時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時間,另一部分是剩余勞動時間。其中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價值(工資)的時間,我們可以用勞動力價值(工資)購買自身及家庭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而剩余勞動時間是用來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這些新價值本身是工人勞動的產物,應該屬于工人所有,但是卻被資本家無償獨占。由此可見剩余勞動時間越長,工人所創(chuàng)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財富就越多,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也就更嚴重,這就是資本家財富積累的秘密。因此,資本家想方設法的通過各種方式來延長剩余價值的生產時間,途徑如下:
1.絕對剩余價值
含義: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延長工作日的長度和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
通俗理解為:生產絕對剩余價值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延長工作日;一種是提高勞動強度。工人的勞動時間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當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只要延長工作日的長度,延長的部分屬于絕對剩余勞動時間,在絕對剩余勞動時間里面生產的就是絕對剩余價值。
舉例:假設工人勞動時間總共為10小時,其中必要勞動時間為5小時,剩余勞動時間為5小時。資本家在原先剩余勞動時間的基礎上再延長了3小時的加班時間,此時工人勞動總時間變?yōu)?3小時,3小時內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被稱為絕對剩余價值。
2.相對剩余價值
含義: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所生產的剩余價值。
通俗理解為:工人勞動時間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當總的勞動時間不變,通過縮短了必要勞動時間,相當于延長了此時的剩余勞動時間。相對延長的這部分時間屬于相對剩余勞動時間,在相對剩余勞動時間里生產的價值就是相對剩余價值。
舉例:當工人勞動時間總共為10小時,其中必要勞動時間為5小時,剩余勞動時間為5小時。全部資本家通過提高生產率,從而縮短了必要勞動時間,假設必要勞動時間縮短為4小時,總時間不變的情況下,此時的剩余勞動時間變?yōu)榱?小時。相對于前面的5小時延長了1小時,1小時內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被稱為相對剩余價值。
關系:絕對剩余價值VS相對剩余價值
3.超額剩余價值
含義:超額剩余價值是指企業(yè)由于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差額。
通俗理解為: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條件下,資本家是逐利的,他們總是力圖通過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使自己比其他資本家多掙的錢,從而獲得超額剩余價值。
聯系:相對剩余價值VS超額剩余價值
【試題練習】(單選)1.根據絕對剩余價值生產主要是通過( )來實現的。
A.縮短工人必要勞動時間
B.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C.個別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
D.延長工作日
【答案】D【解析】通過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從而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獲得的是相對剩余價值,因此AB不選。個別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得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商品的社會價值,獲得的是超額剩余價值,因此C不選。當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延長工作日的長度和提高勞動強度而獲得的是絕對剩余價值。故本題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