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公務員考試之面試技巧匯總
如何讓人際題言之有物?
很多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不難發(fā)現經常會練習到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這一題型,初相遇時還會覺得頗具挑戰(zhàn)性也很有學習的熱情,一段時間后就會覺得自己答題內容千篇一律,要么就是泛泛而談,要么就是說一些假大空的話,缺乏針對性的內容。今天就來談談如何讓人際題更言之有物。
一、梳理常見人際問題,定位核心問題
人際題中矛盾發(fā)生于不同關系的主體之間,例如:領導、同事、下屬、群眾、家人等,題干中的“我”往往同不同主體之間的矛盾焦點也不同,這些矛盾焦點往往可以通過在練習中進行總結積累。根據自己練習過的題目,梳理出人際題中不同主體之間的常見矛盾焦點,對于我們答題而言,能夠起到短時間內提質增速的作用。例如,同領導間常發(fā)生的矛盾有領導工作安排過簡單、任務重、壓力大、和其他同事不一樣、時間緊、領導誤會、表揚或批評等,通過總結細化出不同主體之間常出現的矛盾,可以幫助我們在拿到題目后迅速把握解決問題的核心及應對策略。
二、合理利用題干信息,進行個性作答
但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后,一定會有考生發(fā)現,自己怎么答題逐漸“套路化”,同一類矛盾的題目答題的內容千篇一律,一遇到同領導之間出現矛盾,答題內容就是“總結反思、主動認錯、學習進步”三件套,毫無新意。這是因為咱們沒有在識別常見矛盾后充分利用題干信息,針對具體情境和問題結合實際“接地氣”地談。這里給大家以一道題目為例:
小高剛畢業(yè)就通過公務員考試加入了稅務局,原本她設想的工作是參與制定稅務政策,進入單位后卻發(fā)現每天領導都讓她打印資料、整理檔案,自己的熱情逐漸被澆滅,對工作也失去了興趣,不知所措。如果你是小高,你會怎么辦?
通過審題我們可以明確主要矛盾一是領導給小高安排的工作較為簡單,二是小高對工作失去興趣。那么我們要想避免答題“套路化”就可以從小高剛畢業(yè)就進入單位,制定稅務政策,打印資料可能思維還未完全轉化為職場思維,整理檔案三個方面展開個性化思考。
(一)從小高剛畢業(yè)就加入工作中可以作出如下解讀:說明小高理論知識較豐富但對實際工作缺乏經驗;身份角色剛開始從學生向稅務工作者轉變,可能還未完全轉化為職場思維,存在學生思維;對基層稅務工作內容可能不太了解,期望較高;對新環(huán)境較為陌生,遇到問題不懂得找同事請教。
(二)從制定稅務政策中可以作出如下解讀:稅務政策并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要基于社會現實進行制定,只有在基層了解當前現實社會中企業(yè)運轉及納稅人遇到的種種問題,才能夠針對性完善稅務政策;制定稅務政策要求清楚掌握基層情況,具備耐心、細心、責任心等優(yōu)秀品質和扎實的業(yè)務能力,包括群眾工作能力、政策解讀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
(三)從打印資料、整理檔案中可以作出如下解讀:打印資料是單位工作開展的基礎,影響各項工作進度;需要同各科室同事打交道,能夠幫助小高熟悉單位各科室同事、了解單位主要業(yè)務內容,快速了解、融入工作環(huán)境;整理檔案可以了解單位的整體架構及總結過去的工作經驗,能夠幫助小高學習稅務知識、工作內容和方法技巧;這兩項工作都需要耐心、細心,且小高在重復之中也可以通過總結思考、請教同事來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優(yōu)化工作流程,從而提高工作能力,為承擔更多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此一來,咱們考生在答題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對題干信息的解讀,在談及正確認識工作,端正工作態(tài)度,領會領導意圖,合理完成工作時中談的更具體更“個性化”。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一些在答題中充分利用題干信息,讓自己在考場時擺脫“套路”的小妙招,希望能夠給大家在面試中帶來幫助。
如何提升答題流暢度
在面試過程中,很多考生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答題流暢度不高,這對我們的面試成績會有非常大的影響。今天就來談談面試答題時,如何提高答題流暢度。
答題流暢度雖然屬于比較基礎的問題,但是對于答題的成績來說至關重要,直接反映出考生的知識積累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所以在答題時,一定要提高答題流暢度。
一、流暢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緊張:在考場,面對十個左右的考官,這樣的氛圍會讓人內心不自主地變得緊張,人一旦緊張,就會體現在語言的表達上,出現卡頓,磕磕絆絆的情況。
2.過度追求完美:在答題時,考生往往因為一個詞想不起來,而停止作答,過于追求這個關鍵詞對于這句話的重要性,導致整體答題不流暢。
3.修改錯誤:對于之前答題時出現的錯誤,返回去修改,導致忘記后面的答題內容。
4.邏輯不清:對于題目的答題邏輯思考的不是特別清楚,導致答題時不知道下一階段應該說什么。
5.過度依賴草稿:在稿紙上寫的越多,就越想按照自己寫的草稿來答題,但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寫不完整,導致看稿紙時忘記自己寫的內容,沒法組織語言。
二、提高流暢度的方法:
1.抗壓訓練:在各種情況下訓練自己答題,比如在馬路上,家人面前,朋友面前等等,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做到面對各種情況都能氣定神閑。
2.不過度追求完美:如果出現某一個詞想不起來,直接用簡單的詞帶過,或者之前的答題出現錯誤,也不要管了,直接往后答題,因為可能考官也沒有注意到,如果你卡頓了,反而提醒了考官你有錯誤或者不會的地方,而且還影響后續(xù)答題。
3.邏輯清晰:每道題的思考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不能想到一點說一點,比如,談積極影響時,可以從小的方面出發(fā),聯(lián)想到大的方面,談對策時,從思想意識層面,到行動層面。有邏輯的構建答題要點會在答題中更容易記住內容。
4.減少對于稿紙的依賴:在平時訓練中,就盡可能少地在稿紙上書寫內容,一句話用一個詞代替就好,要學會從一個詞,擴展成一句話,私下也可以自己進行造句練習。
5.繞口令練習:練習繞口令,通過這種基礎的練習來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
6.熟悉知識點:包括老師講課的內容,熱點知識等等,這些內容的熟悉程度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答題時的信心,同時,在思路斷掉時,也可以讓自己有話可說。
7.大量練習: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大量的答題訓練,來解決自己流暢度問題,不斷出錯,不斷改進,彌補缺點。
最后,希望大家針對自己的問題,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并且勤加練習,使自己的語言更加流暢自然,能清楚表達自己所學習的專業(yè)知識,用能力征服考官。
如何提升面試答題交流感
面試是公務員考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論是國考還是省考,面試的分值占比都非常高,所以面試拿高分對我們有很大幫助。然而,和筆試不同的是面試對語言表達要求很高,和考官面對面的交流。如何在這種標準化、流程化的面試考場上通過表達去拿高分呢?這就需要我們確保答題內容有效的同時能突顯自身交流感去吸引住考官,讓考官愿意聽你講話。那如何在面試環(huán)節(jié)提高答題交流感?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提升交流感的小妙招,希望幫助大家面試答得更精彩。
1.答題內容體現交流感
答題內容是考官評判考生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我們要做的是答題要點確定的基礎上運用一些作答技巧從始至終通過內容吸引考官,進而獲得考官好感,贏得高分。我們以“數字經濟正在開啟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把握歷史機遇發(fā)展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共識,但隨之而來的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很嚴重,對此你怎么看?”為例,很多考生在回答看法的時候會說“這樣的現象不好,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這樣的開頭就顯得比較生硬,不夠生動。如果我們能結合自身經歷的信息泄露,比如騷擾電話、垃圾短信等,或者結合當下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大背景等角度切入就會使我們的開頭更加引人入勝,吸引考官繼續(xù)聽下去,同時自身經歷也會凸顯真情實感,向考官表達我們的赤誠之心。至此,開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另外,這道題而言,信息泄漏的危害-原因-對策也是我們要分析的答題要點,表達時如何一直吸引考官的注意力呢?作答結構的變化會是一個不錯的作答技巧。平鋪直敘的傳統(tǒng)作答比較生硬,比如:“我認為此現象帶來的危害有以下幾點,我認為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等等,諸如此類會使答題太過機械,讓人聽起來比較枯燥、乏味。相反的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說話習慣把危害-原因-對策調換順序,比如可以把原因前置,影響放在后面:“由于個人隱私保護意識淡薄以及缺乏法律監(jiān)管使個人信息泄露問題頻出,這不僅會侵犯我們的個人隱私權,也會使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結合自身思維邏輯調換要點呈現順序是個性化表達的體現,也會和一般考生與眾不同;其次,要突出交流感也和句式的靈活變換密不可分。在表達時不要只局限于陳述句,有時候反問句、設問、感嘆句等句式更能吸引考官的注意力,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們在談對策時可以說:“各位考官,個人信息泄露所帶來的危害竟如此巨大!那么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一社會難題呢?我認為應該……”不同句式的變化體現的是情感的起伏,更能體現考生的真性情。
2.肢體語言突出交流感
肢體語言是通過身體動作傳達思想,形象表情達意的一種溝通方式。而面試恰恰就要體現溝通交流感,在面試考場上,一份坦誠的微笑、一個堅定的眼神、一次緊緊握著的拳頭,甚至一次自信的點頭……凡此種種,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要體現出當代青年人的自信、激情、活力。比如,在開篇闡述個人信息帶來的積極影響時,保持微笑并環(huán)視考官;在分析信息泄露危害時,能做出驚恐的表情;在表達對策時,可以用堅定的眼神、有力的語氣、配合少量微手勢輔助感情的表達。通過肢體語言的輔助勢必會使整個面試表達更突出真情實感、更體現個性化吸引考官。當然需要注意的時,肢體動作不可過多,要在保證面試禮儀前提下保持適當的動作,做到真情實意外化于形的微表情即可。
其實,不論是答題內容還是肢體語言所凸顯出的交流感,都至關重要。而將二者有機統(tǒng)一起來,在備考的過程中結合更多的題型多加訓練,真正使其成為自身真誠的、自然的表達,才能達到一種繪聲繪色、聲情并茂的效果,才能幫助我們吸引考官。
公務員面試常見誤區(qū)及如何優(yōu)化答題
不管國考還是省考,成功的面試,就是用精湛的演技去征服考官,用語言表達去感染考官,讓考官覺得你非常適合這個崗位。那么,在面試準備中,不但內容上要積累時政熱點,和考官引起話題共鳴,而且外在上更要加強訓練,答題時候的語音語調、眼神表情、甚至是情感語氣,都應該結合答題的內容千變萬化,成為考場上的“奧斯卡”獲得者,這個時候考官只能對你說:“配合你演出的我,想給你高分”。
那么如何成為“奧斯卡”影帝和影后?今天,就來講講面試中大家會進入的誤區(qū)以及如何優(yōu)化答題的方法。
一、僵硬套路,毫無“靈氣”
很多時候,在我們面試答題的過程中,大家覺得自己就是來考試的,忽略了面試不同于筆試,它除了是一場考試更多的是和考官在一個環(huán)境中交流,讓考官對面試者增進了解。于是,很多考生只能做到進去偽裝自己,但是卻毫無“靈氣”,一不小心就僵硬套路化了,這可能是很多考生在考場上只能成為“偽裝者”而無法成為“奧斯卡”的根本原因。
另外,當考生好不容易走到面試這個環(huán)節(jié),覺得機會來之不易,而在考場的時候,大家又總覺得自己時間不夠,于是總想生搬硬套,抄一些“近路”,走一些“捷徑”,用“拿來主義”證明自己肚子里有“墨水”。但稍有不慎就會使得面試成為毫無“靈氣”的過場,于是釀成“悲劇”。要想演好這出年度大戲,就像《你好,李煥英》那樣引起反響的好劇,“拿來”的時候更要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和見解。
二、靈感源于生活,激發(fā)無限可能
面試題目大部分源于實際工作,往往反映的就是當前工作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希望考生能對相關話題有一定了解和理解。那么,既然出題人的靈感源于生活,那么我們還有脫離實際憑空想象的道理?那么,在面試過程中就不能光邏輯分析,套用一些好的話術去豐富答題。更重要的是結合實際,還原場景,盡快入戲,把自己放在那個位置,站在政府的角度出發(fā),答起題目來就能激發(fā)考官對你的“興趣”,你的分數也是有無限上升的可能。
三、提升“演技”還靠多措并舉
說了這么多,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我們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斷完善自己,不斷進步。那么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外在鍛煉不能少。每天都要對著鏡子多觀察自己答題的表情、神態(tài)、眼神,給自己錄音聽一聽自己在答題時候的表達問題,注意語音語調,答題時的情感狀態(tài)是否飽滿。也可以,找小伙伴或者家人充當考官,真正面對面和他人交流,幫助自己提升外在所不可或缺的狀態(tài)。
二是內容積累不嫌多。除了給考官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用外在吸引是不長久的,我們還應在第一題,甚至是第一段第一句表達上就開好頭,因此,富有政治涵養(yǎng)的個性化開頭也是我們亟需擁有的。那么,我們積累多少好的內容都是不嫌多的。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我們必須每天都養(yǎng)成閱讀時政熱點和國家領導人講話的好習慣,一點一滴長長久久的積累,在考場上才有可能發(fā)揮到極致。
三是生活實際不脫離。剛才就說過了很多題目的靈感都是源于生活實際的,因此,在我們平時的練習中,也盡可能的結合當下的社會實際情況,靈活的轉換角度去思考、分析,才能鍛煉我們的思維敏捷度、話題敏感度。
最后,當好“演員”在舞臺上發(fā)光,讓考官這些觀眾為你鼓掌喝彩,要注意學會自圓其說,演員沒有固定角色,同樣面試也無標準答案,只要我們能說的有道理,說的考官愿意聽,讓他配合你的演出,那么我們就上演的一部好劇,考了一場成功的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