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面試考場如何表達更能獲得考官青睞
一、勤交流
表達,并不僅僅只是語言表達,還有行為表達。很多考生因為在考場上過度緊張,在表達上就會存在死板僵硬的問題。而考官更加青睞的是靈活自然的表達方式,所以在表達上,就要追求自然大方地交流。一方面,多與考官進行“行為交流”,最直接的就是多與考官進行眼神交流,適當點頭微笑,以展現自己良好的親和力和交流感;另一方面,在語言表達上,進行流暢自然地表達,避免像小學生背誦課文式的死記硬背的表達。
二、巧引用
說到引用,很多考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名言警句”的引用。就像在談到愛國的時候引用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固然是一種贏得考官青睞的方法,但是可以引用的還有很多??梢砸靡恍┕俜降谋扔?,比如可以把“迎難而上”比喻成“勇于開‘頂風船’”,把加強分類指導,科學精準施策比喻成“一個鑰匙開一把鎖”,用生動形象表達方式加深考官印象。也可以引用當地政府的一些做法,以體現自己對政府政策的理解。
三、有感情
在面試過程中,冷冰冰的答題方式不僅會讓考生變成一個沒有血沒有肉的“答題機器”,還會因此而降低考官的印象。在表達的過程中要贏得考官青睞,就要有真情實感。比如當題目中涉及到“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結合自己親身經歷,談自己感受到的老年人在面對“現金支付拒收”“顫顫巍巍到窗口辦理業(yè)務卻被告知網上辦理”時候的心情,甚至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談談如果是自己的爺爺奶奶遇到這種情況的感受,從而體現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顯邏輯
面試中,大家都知道,不能一兩句話結束答題,而是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內,能夠闡述清楚自己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觀點,才更能夠面試中脫穎而出。但是如果所有的內容全部冗雜在一起,必然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所以在表達的時候,就要有邏輯有條理地表達。最直接的就是通過“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數詞或者“首先、其次、最后”等邏輯詞,也可以通過不同分析維度,像“內因和外因”、“主觀和客觀”等方面來體現出自己的邏輯層次,以更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經歷過筆試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一位進入面試的考生都有自己的積累。但是,在面試中,表達才是硬道理。掌握好表達技巧,讓考官更加青睞面試考場上的你吧!
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做到“三要”,從容應戰(zhàn)
一、“要面帶微笑,有眼神交流”。這是我們在進場時尤其要注意的,因為這往往是你給考官和組員留下的第一印象?!吧焓植淮蛐δ樔恕保谏缃恢?,主動微笑主動示好的人,能降低他人的防御,為自己接下來團結和組織小組、給考官留下好印象贏得先機。
二、“要觀點鮮明、言簡意賅、重點突出”。這一點主要是針對我們在進行個人陳述時要注意的。我們都知道,個人陳述往往只有2-3分鐘,如何把握有限的時間輸出有用的信息,給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一定是鏗鏘有力、聲音洪亮、自信大方地將自己的觀點先擺出來,再通過要點羅列“一二三”陳述理由,去除過多舉例和延伸,更能讓人印象深刻。而在個人陳述中說半天也讓人聽不出你的意圖,舉很多例子卻讓人抓不住重點,一方面可能會導致超時的情況發(fā)生,另一方面也無法讓人記住你輸出的信息。
三、“要以推進進程為目的”。在自由討論環(huán)節(jié),小組成員需要就問題達成一致意見,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有大局意識和戰(zhàn)略思維。但由于很多考生缺乏相關經驗,對無領導面試的內涵和測查要素把握不到位,導致他們在自由討論環(huán)節(jié)容易陷入到一種“爭辯”的狀態(tài)中,過分強調個人觀點,與他人產生對立,從而阻礙討論進程。要注意,無領導小組討論其實是對未來工作場景的一種提前還原,考官們希望通過這種模擬,看一看哪些考生能夠在未來工作會議中以大局為重,想辦法推進工作進程。所以大家一定要謹記,你說的每一句話、提出的每一個建議,都應該是為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所服務的。
以上這“三要”,如果把握到位,再加上你對材料的思考,以及結構化面試中基本的要義,相信你在無領導面試中一定會大放光彩。當然,由于無領導要比結構化復雜得多,僅僅只靠這些也還不夠,必須要在實戰(zhàn)中加強自己對無領導的理解。希望大家全方位掌握這種面試形式,從容應戰(zhàn)!
人際關系問題審題要點淺析
在審題時,我們應該重點關注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的如下幾種關鍵詞:
(1)身份。審清楚身份能夠幫助我們辨析清楚自己的權限,合理調動需要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部門和人員,讓我們可以在答題過程中合理調配資源。
(2)情景。能夠讓我們答題的時候快速進入場景中去,體現出緊迫感,幫助我們更好的入情入景。解決一道人際關系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設身處地的把自己代入到題干中的場景之中,揣測題目中每個角色的心理活動,從而有效的解決問題,所以通過審題構建出場景就顯得尤為重要。
(3)問題。能夠找到題干當中的一些具體的問題,能夠幫助我們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在人際關系題中,存在的問題很多時候不是單純只有人際關系問題,很多時候還會涉及到工作的問題,需要我們在審題的時候把問題找全。
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通過一道例題展示一下,如何進行審題提取關鍵信息。
【例題】科長去外地出差,科室的管理工作暫時由業(yè)務骨干老孫來負責。老孫的管理經驗不足,同時對你負責的技術小組的工作指導過細,有時還和你的意見不一致,導致小組成員不知道該聽誰的,影響了工作進度??崎L知道后批評了老孫,老孫認為是你在背后打小報告,對你不滿,你怎么辦?
【審題要點】
關鍵信息1:“科長出差、骨干老孫負責、管理經驗不足”,這句話說明老孫的身份是臨時負責人,同時也說明了老孫是具備一定的業(yè)務能力和經驗的,但是管理能力不足,可能管理的方法有問題。
關鍵信息2:“對你負責的技術小組",這句話說明了你的身份,也是一名負責人,但是老孫是你的領導,屬于合作關系,也屬于從屬關系。在科長不在的這段時間,我需要認可老孫的領導地位,配合他的工作。
關鍵信息3:“指導過細、意見不一致、不知道聽誰的”,這句話指出了合作中所產生的問題,合作不愉快。這種問題的出現不僅是老孫的問題,也有我們自身的問題,畢竟我們兩者是一種合作關系。同時如果聯系上文我們會發(fā)現,老孫能力是很強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說老孫的意見可能有問題明顯不太合適,而同樣的道理,我作為技術小組的負責人,我的意見有問題在答題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個很合適的理由,因此,意見不一致的原因可以理解為大家都有道理只是工作側重的角度不完全一樣,不分誰對誰錯。
關鍵信息4:“影響了工作進度”,這句話說明了當下急迫的形式,因為合作有問題,所以導致了這樣的結果,作為合作伙伴要共同承擔。
關鍵信息5:“科長批評老孫,老孫認為我打小報告,對我不滿”,這句話說明了我和老孫之間有誤會,所以應該積極的化解矛盾,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
到這里,我們基本上就已經把整道題的要點找到了,同時也基本構建出了這道題的場景,接下來只需要把自己帶入的角色中,思考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即可。
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七個小技巧
1.辯論和無領導小組討論有本質上區(qū)別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達成一致的方案和意見,不是為了我們個人,也不是為了我們幾個人,而是為了工作。而辯論是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
2.不是說得越多就越好
發(fā)言次數與最終我們的分數不成正比,大家要注意無領導其實就是正確的時間說正確的話,我們要恰到好處地說,要說得有用,又要說的對。
3.重點不在于堅持不堅持自己的觀點,而在于以工作為中心
很多同學就糾結于在討論中我要不要堅持自己的觀點,每個人在認識上是有局限性的,通過交流可能會豁然開朗,會有新的想法,在討論中保留自己的意見也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失分。
4.角色不是固定的
很多同學認為在討論中很難搶到領導的角色,可能搶不到最終也不會有機會通過面試,其實在討論中很多角色不是固定的,只要我們做了有效發(fā)言,就是有用的角色。無領導討論中通常有以下幾個角色。
破冰者:打破僵局第一個講話的人,要統(tǒng)攬大局,對考試做一個系統(tǒng)上的規(guī)劃,要有時間上的規(guī)劃,先討論的內容,再討論的內容。
推進者(領導者):把握大的方向,推動討論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協(xié)調者:調和爭論雙方,將話語權從說話多的人那邊接過來,給說話少的人。
計時者:如果距離考試結束時間緊張,則需要盡快地加快速度。
總結者:匯報最終得出的方案,需要充分記錄大家對于各個觀點的討論,用邏輯清晰的脈絡陳述,向考官陳述整個組達成的一致方案。
5.在外在形式上也有需要注意的
語氣:謙虛、誠懇,千萬展現出自負的心態(tài)。
眼神:真摯地與他人進行交流。當附近的人在發(fā)言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微笑地看著我們的組員,表示我是在認真地傾聽,同時也要把發(fā)言的內容記錄下來以便思考。
手部動作:手上可以略微有一些動作。
6.目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成一致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他的基礎就是結構化,所以各位考生在練習無領導之前可以先學習結構化題目的作答。
7.基本原則
顧全大局:討論中不是為了體現個人多優(yōu)秀,而是為了拿出一個一致的方案。
邏輯清晰:有邏輯、有層次、有維度,不僅有利于論證自己的觀點,同時可以讓考官和其他組員們更好地聽清楚自己的觀點。
有理有據:用例子或者理論支撐。
面試要攻克三大難關
一、保證答題流暢度
1.多答多練
許多考生的表達之所以不流暢,是因為缺少一定的知識儲備,腦海里沒有內容,才導致無話可說。那么具體該如何改進呢?一方面我們在平時可以多關注一些公眾號,如政華教育官網或者學習強國等學習軟件,多積累當下熱點,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時政敏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將筆試學習中熱點事件、政府工作相關報告等都作為我們平時的學習素材,多做積累,進而豐富自己的答題內容。內容豐富了,語言表達就會逐漸流暢。
2.脫敏訓練
由于許多考生是第一次參加面試,當了解到考場內是多位考官的情況下,以及對考場不熟悉可能會出現過于緊張的問題,緊張感會再次提升。關于緊張這一點,我們可以采取一些脫敏訓練進行克服緊張。平時可以和身邊的朋友進行模擬訓練,進而提升自己的面試熟悉度,或者大家模擬輪流交換來當考官和考生,尋找答題的感覺。也可以找人多的地方進行訓練,多練習以此來緩解自己的緊張程度。克服緊張,說話就會逐漸流暢。
二、注意邏輯順序
我們可以運用“三點法”。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讓人覺得你是一個有邏輯的人,你可以依靠這個應對面試。那只要靈活的使用好“第一、第二、第三”,就能在塑造出一個“有邏輯”的感覺。但在回答時切記要按順序去說,不要說著說著就混亂了。如果你想使邏輯更加縝密,你需要大量的刻意練習這個方法。因為要想把語言歸納為三點,就需要你重新構思、整理、組織你腦海中的信息,并且提煉出3個觀點來表達,長期的訓練,能夠有效的幫助你整理思路、組織語言,讓考官能夠有效的聽懂你的表達。
三、把握內容關鍵
答題要有針對性,針對題干所問進行所答,能夠答出有效性內容是前提。切記不要偏題,內容要在腦海中進行加工,才能體現出精煉的語言。加上前兩點的積累、學習和訓練,相信考生可以戰(zhàn)勝自己,取得好成績。